高校勵志研學游上海交通大學勵志研學

在上海交通大學研上海交通大學位于中國的經濟、金融中心上海,是教育部直屬,具有理工特色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中國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之一。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896年(光緒22年)由清政府創立、盛宣懷督辦的南洋公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的發端之一。

研學旅行中,同學們可以感受名校氛圍,在研學導師的帶領下,在一流學府參觀校園,走進圖書館,瞻仰大師風范,近距離接觸3D打印、船舶科學,并動手制作一架船模。

一、 活動特色

★名校游學:邂逅上海交通大學,體驗名校氛圍

圖書館參觀參觀錢學森圖書館,感受偉人精神和情懷

交大午餐:享用上海交通大學午餐,我是小小大學生

留學生交流:與交大的國際留學生面對面交流,了解外國文化,鍛煉口語

狀元講堂:來自交大和華師大的優秀大學生和我們一起分享他們的學習經驗

 

二、行程安排

9:00 抵達上海交大

抵達著名綜合類研究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研學導師講述今天的活動安排、強調在游期間的安全守則。

9:00—10:00 交大校園——親密接觸,參觀校園】

上海交通大學誕生于1896年,初名“南洋公學”,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形成了“起點高、基礎厚、要求嚴、重實踐”等辦學傳統,為中華民族造就了一大批出類拔萃的科學家、教育家、文學藝術家社會活動家。她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是我國近代高等教育發展史的一個縮影。

image.png

10:00—10:30 交大文化——參觀錢學森圖書館】

坐落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的錢學森圖書館,于2011年12月11日錢學森誕辰100周年之際建成對外開放。圖書館的建筑外形簡潔、莊重,遠看恰似戈壁灘中的風蝕巖,面向華山路的紅色外墻上隱約看到錢老微笑的面龐,眼光向前,似乎正凝視著玻璃幕墻中顯現的“兩彈結合”導彈,體現了“大地情懷、石破天驚”的設計理念。

圖書館總用地面積93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8188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三層,陳展面積約3000余平方米。館內基本展覽分為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科學技術前沿的開拓者、人民科學家風范和戰略科學家的成功之道四個部分。館藏錢學森同志文獻、手稿和書籍61000余份,珍貴圖片300余張,實物近700件。館內設有多功能廳、專題展廳、學術交流廳等文化設施。

image.png

10:30-11:00參觀校史館

1996年4月8日,容愛國主義教育與校情、校史教育于一體的交大校史博物館在交大徐匯校區老圖書館內正式落成,展廳面積有六百多平方米,內設“校史陳列”、“交大兩院院士圖片資料展”、“林同炎教授展室”三個基本陳列。以學校建立發展為主線。分解放前、解放后及校友等部分,展示各歷史時期的珍貴文物、圖片、史料等內容。 


image.png

11:00-11:30參觀董浩云船舶館

董浩云航運博物館由香港董氏慈善基金會和上海交通大學(創始于1896年)聯合創辦,設立于交大新中院。樓高二層,西式建筑,內有天井,是學校早期學生宿舍,距今已有90多年歷史,充溢著歷史的滄桑況味。  

展廳面積600平方米,內有中國航運史館和董浩云陳列室,將作永久陳列。中國航運史館通過大量的圖片、文獻資料和實物模型及航海貿易物品,概括反映了中國古代自新石器時期以來的舟船及航運歷史。

image.png

11:30-12:00學士服拍照

參觀結束后,讓我們的研學導師帶領大家穿上學士服,學士服是學位獲得者在穿戴的表示學位的正式禮服,是其獲得學位的、有形的、可見的標志今天我們上海交大穿上學士服合影,今天我也是大學生啦!

image.png

image.png

12:00—13:00 午餐

上海交通大學食堂品嘗美味午餐,親身感受上交學子的生活氛圍,用心記住我們在上海交大期間的點點滴滴。

 

13:00—13:40 國際留學生交流

上海交通大學因為其諸多領域的卓越成就,吸引了大量國際留學生來到這里學習和生活,今天我們請來交大的外國留學生和我們交流,練練口語,了解外國文化,增長個人見識。

image.png

14:00—15:00 優秀學子交流會

邀請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以及華東師范大學的優秀大學生與大家分享個人的學習生活和奮斗歷程,他們都是品學兼優的學生,同時有著豐富的社會活動經驗,有的擅長演講、有的擅長科研、有的創新能力很強。他們會和大家交流理想,交流他們曾經走過的中考、高考奮斗史。在他們的講述下,我們將會明白成功的花朵,浸滿的除了奮斗的血和汗,更有獨立不屈的人格,立志求索的精神。

image.png

15:00—15:30 集合、自由合照、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