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10日,匯景研學迎來了一批可愛的同學們,來自海安高級中學的首屆創新實驗班的80名同學,進行了為期4天的南京科學營活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一下精彩的活動瞬間吧。

    第一站,到達的是南京大學仙林校區。

    我們在南大敬文大學生活動中心,舉行了開營儀式。通過“雨點變奏曲”“傳紙杯”“大風吹”“心有千千結”等一系列的團體互動心理游戲,讓同學們逐漸適應了陌生環境,完成開營的心理破冰。同學們積極主動參與,紛紛表示這樣的開營儀式別開生面,活潑有趣,很有啟發。  中午同學們在南京大學學生六食堂用餐完畢,在研學導師和南京大學志愿者帶領下,參觀了南京大學校史館和杜廈圖書館,了解了這所著名大學悠久的歷史,感受了濃濃的書香底蘊和人文積淀。

同學們還觀看了南京大學建校115周年宣傳片,隨后參觀了南大雙創空間的創客沙龍、機器人實驗室、全息影像實驗室等。其中閃耀的創新精神、豐富的創造力,深深地觸動和感染了同學們。

接著,同學們參觀了南京大學校園,徜徉期間,大家異常興奮,感觸很多。

第一天活動圓滿的結束啦,雖然很累,但是大家都收獲良多,同學們在研學導師的帶領下回到賓館休息,明天又會是更加美好的一天。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東南大學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首先到達的是東南大學。同學們在東南大學參觀了毫米波重點實驗室和通信技術研究院,并且和東大的教授進行了更加深入的交流與互動,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用完午餐以后同學們懷著激動地心情來到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首先,在研學導師的帶領下參觀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校史館,觀看了宣傳片,了解了南航的建校與發展、南航人“航空報國”的辦學傳統,默誦了南航“智周萬物,道濟天下”的校訓,感受了“團結、儉樸、唯實、創新”的優良校風。

隨后,參觀了航空航天館。講解員為大家解說了中國航空航天發展的歷史,以及南航人在中國航空航天史中做出的巨大貢獻。這位講解員是海安中學的畢業生哦,同學們見到學長都感覺非常親切,學長流暢的講解、熟稔的專業知識讓同學們羨慕不已。

踏著夕陽,同學們前往南航學生餐廳就餐。同學們熱烈討論的不僅僅是聞名南京高校的南航美食,更有著一天的滿滿收獲——名校求學精神、科學精神。

晚餐之后,同學們興猶未盡,紛紛憧憬著明天的活動安排,相信明天一定更加有收獲。

第三站,我們來到紫金山腳下的南京理工大學,開始了新的一天科學營的活動。

首先我們來到全國高校唯一的一家兵器博物館,近距離地與經歷歷史、見證共和國崛起的各種門類的火炮、槍械、彈藥引信接觸,了解了我國兵器科學技術的誕生與發展。同學們紛紛表示非常震撼,在經歷科學之旅的同時接受了深深的愛國主義教育。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校史館,同學們了解了南理工從“哈軍工”炮兵工程系分建而成的歷史。學校雖然幾度搬遷校址,由祖國北疆到江南大地,但是南理工人始終不改“國防報國”的理想,潛心科學研究、服務國防建設、促進經濟發展。同學們深深感受到南理工“進德修業、志道鼎新”的校訓以及“團結、獻身、求是、創新”的優良校風。

隨后我們來到擁有多個國家級實驗教學平臺的工程訓練中心。參觀了國內首個多人協同虛擬現實教學基地——VR(虛擬現實)實驗室。同學們除了聽講解,還親自上陣體驗,戴上專業的VR頭盔,手握交互手柄,結合大屏顯示和全身動作捕捉,切身感受高科技帶來的現實感。

下午,同學們自由參觀了南京博物院,南博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國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國創建最早的博物館、中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是大型綜合性的國家級博物館、全國綜合性歷史藝術博物館。

在用過晚餐之后,我們乘大巴前往南京市白馬高爾夫俱樂部戶外拓展訓練基地舉行聯歡活動。同學們拿出看家本領,使出渾身解數,自主申報的18個節目,包括聲樂類、語言類、樂器類、競技類等多個類別。有音質獨特、嗓音清澈的獨唱和小組唱,也有用吉他和尤克里里的自彈自唱;有詼諧幽默、笑料百出的相聲,也有慷慨激昂的詩歌朗誦;有深情婉轉的二胡、小提琴獨奏,也有活潑歡快的笛子、吉他獨奏;有氣質沉穩的太極拳表演,也有緊張激烈的魔方比賽、虎虎生風的跆拳道。最后兩位研學導師為大家深情演唱了《成都》,領隊周峰主任更是即興傾情奉獻了詩朗誦《青春萬歲》。

大家笑著,唱著,展示著,贊嘆著,鼓勵著,開心著,臺上臺下互動熱烈,氣氛熱烈而歡騰。在兩個多小時的聯歡結束之后,返回賓館的途中,同學們還在討論著同伴節目中的亮點,表演者也在反思著自己可改進之處。

第四站,同學們來到了中山陵。

中山陵是孫中山先生的陵寢,主要建筑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墓地全局呈“警鐘”形圖案,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同學們走過博愛坊,活力四射地爬過從博愛坊到祭堂的暗喻當時全中國三億九千二百萬同胞的392級臺階。這些臺階分作10段,每段一個平臺,總計大小10個平臺。同學們青春活力,齊心沖頂,一口氣沖上頂點。回身眺望著大片綠地、茂密森林和巍巍山嶺,登高遠眺,景色壯觀,心潮澎湃。隨后,大家進入祭堂,拜謁了孫中山先生坐像,肅然起敬,冥思隨想,再次體悟了“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的意義與價值,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午餐之后,同學們來到了中國科舉博物館。

科舉博物館的原址是江南貢院,位于秦淮河邊,毗鄰夫子廟,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同學們對科舉考試及其相關文化非常感興趣,興致盎然地聆聽了科舉發展歷史的講解,觀看了殿試復原場景再現,參觀了古代讀書人考試時的號舍,了解了科舉制度在中國歷史上曾經起過的積極作用和影響,也感知了科舉制度后來對于知識分子的束縛和戕害。

幾多感慨,幾多感悟,更多啟迪。帶著滿滿的收獲,登上回程的動車。這座六朝古都以一種秀麗大氣的姿態進入同學們的視野,又在鐘山夕陽的含情脈脈中留在我們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