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懷揣著求知與探索的熱情,
踏上了前往南京的研學之旅。
第一天前往雨花臺烈士陵園,
緬懷革命先烈,感受紅色文化熏陶。
走進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領略航空科技的魅力情。
第二天探訪南京理工大學,
體驗軍工科技的嚴謹與輝煌。
午后轉至南京博物院,
深度探索江蘇乃至中華文明的璀璨歷史。
第一天
緬懷英烈志 翱翔航天夢
雨花臺烈士陵園
參觀雨花臺烈士陵園
同學們漫步于肅穆的陵園中,
每一塊墓碑都仿佛訴說著
革命先烈的英勇與犧牲。
林衛軍校長
在紀念碑前進行了深刻發言。
講述了雨花臺的風雨歲月,
以及號召學生們
向革命烈士學習,
肩負起新的期望!
同學們不僅了解了
那段烽火連天的歷史,
更深刻體會到了革命先烈
為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
所付出的巨大犧牲。
他們的精神如同不滅的燈塔,
指引著我們前行的方向。
同學們會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
努力學習為祖國的繁榮富強
貢獻自己的力量。
家書記憶
同學們被紀念館內
英烈的生平事跡深深吸引。
一封封泛黃的家書,
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家人的深情厚誼,
同時也透露出對革命事業的堅定信念。
這些家書,如同穿越時空的信使,
讓大家仿佛能親眼見證
那些烽火連天的歲月,
感受到先烈們
面對生死抉擇時的無畏與決絕。
默哀緬懷先烈
同學們集體默哀,
向先烈們表達最深切的緬懷之情。
每一朵敬獻的小白花,
都承載著同學們對先烈的敬仰與懷念。
這次默哀,不僅是對先烈的致敬,
更是為同學們敲響了一記警鐘,
提醒我們要時刻銘記歷史,
不忘過去,以史為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參觀校園
同學們漫步于南航的校園,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
那錯落有致的建筑群和綠意盎然的景觀,
處處透露出簡樸而不失高雅的氣息。
沒有過多的奢華裝飾,
卻能在細節中感受到
學校對教育的專注與投入,
這正是南航簡樸校風的體現。
參觀航空航天實物展
同學們步入御風園,
眼前的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訴說著
中國航空航天的輝煌歷程與不懈追求。
那些看似簡單的飛機模型背后,
是無數次試驗與改進的結果。
而那些復雜的航空系統,
則是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產物。
這些實物讓同學們對航空航天領域
有了更加直觀和深入的理解,
激發了對科學技術的濃厚興趣。
教授講座
教授以其淵博的知識、嚴謹的態度
和生動的講解,
引領我們穿梭于航空航天的廣闊天地。
通過聆聽講座,
同學們體會到高校學科
不僅是知識的積累與傳承,
更是思維方式的訓練與培養。
航模表演
如果說理論知識是航空航天的基石,
那么航模表演則是
這片基石上綻放的絢麗花朵。
同學們親眼目睹了
來自南航飛手們的航模特技表演。
那些小巧玲瓏的航模
在空中靈活地穿梭、翻滾、俯沖,
時而如鷹擊長空,
時而似魚翔淺底,
高超的飛行技巧和精湛的操控能力
贏得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實踐體驗
同學們親自動手組裝飛行航模。
從選材、切割、粘合到調試、試飛,
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挑戰與樂趣。
在導師的悉心指導下,
同學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最終成功完成了自己的航模作品。
當看到自己親手制作的航模成功時,
那份成就感和自豪感難以言表。
第二天
南理智慧啟航,博物研學共融
南京理工大學
步入南京理工大學的校園,
一種莊重而嚴謹的氛圍撲面而來。
校園的規劃井然有序,
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等
建筑錯落有致,
每一處都透露出學校
對學術研究的重視與嚴謹。
同學們不僅領略到了學校
優美的校園環境和豐富的文化底蘊,
更深刻體會到了
“國防七子”所秉持的嚴謹學風。
兵器博物館
同學們步入兵器博物館,
映入眼簾的是各式各樣的古代兵器,
從鋒利的刀劍到龐大的戰車,
每一件展品都承載著
歷史的厚重與智慧的光芒。
通過解說員的詳細講解,
同學們逐漸了解了
這些兵器的起源、演變
及其在歷史上的重要作用,
感受到了古代軍事技術的卓越成就。
軍事講武堂
軍事老師以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案例,
為同學們描繪了一幅幅
軍事發展的歷史畫卷。
從古代的冷兵器時代到
近現代的機械化、信息化戰爭,
老師詳細講解了軍事技術的演進
和戰術策略的變化,
讓大家深刻感受到
軍事發展史的波瀾壯闊。
通過老師的講解和互動環節,
同學們了解了
國防教育的重要性和意義,
以及軍工科技
在國家安全中的關鍵作用。
南京博物院
步入南京博物院,
我們仿佛被一股歷史的洪流所包裹,
每一件文物、每一份標本都在無聲地
訴說著江蘇古代文明的輝煌歷程。
從遠古時期的石器到明清時期的瓷器,
從精美的玉器到繁復的織物,
這些珍貴的展品不僅展現了江蘇
在歷史長河中經濟的發達與文化的繁榮,
更讓大家深刻體會到了
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
在南京的兩天研學旅行圓滿落幕,
同學們滿載而歸,大家紛紛表示
定會珍惜當下,更加明確未來的方向。
南京,這座歷史與現代交織的城市,
將永遠留在同學們的記憶中,
成為同學們勇毅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