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開雙手,像長著翅膀的松鼠;
永遠定格在與蛇相爭,互不退讓的刺猬;
世界上僅存的四種淡水豚中
所剩數量最少的白鱀豚。
-
從海洋動物到陸地動物
從剝脫標本到骨骼標本
數量竟達到上千件。
從“東吳大學”到“南京師范學院”
到“南京師范大學”
最早的標本年代竟在民國時期。
而每一件標本背后都藏著或深刻或有趣的故事。
每一件標本都匯聚了一代又一代南師人
對自然的崇敬,對科研的潛心投入。
這里就是 南京師范大學珍稀動植物標本館。
本次研學帶領孩子們走進這座標本館
游歷大學美麗校園
體悟南師大“正德厚生,篤學敏行”的校訓
學習標本制作工藝
沉迷美麗的標本世界
-
小小偵探微劇本體驗
化身福爾摩斯
調查國寶標本“失竊”案件
新奇的刑偵技能
在蛛絲馬跡中破解燒腦的謎團
考驗孩子們的觀察能力
-
沉浸式破案
環環相扣的案件線索
揭秘驚險刺激的案件真相
提升推理能力和邏輯思維
神奇動物在哪里 · 活動亮點 ?
01
名校旅行
走進南京師范大學,參觀學科特色場館,博物致知,增長見識;
02
深度實踐
從理論到標準化實踐,完整體驗標本制作過程,體悟科研的嚴謹細致;
03
自然鏈接
親眼見見歷史長河中的生命,親耳聽聽標本的故事,感受人類對自然的崇敬;
04
微劇本體驗
微劇本體驗,學生沉浸式破案,感受當小偵探的樂趣;
05
外教交流
與國際學院留學生面對面交流,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01 南京師范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學校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創辦的三江師范學堂,該學堂是中國高等師范教育的發祥地之一。1984年改辦成南京師范大學。目前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02 探索生命科學奧秘
南京師范大學珍稀動植物標本館歷史悠久,該館擁有館藏標本萬余件,是融教學、研究和科普為一體的科技教育基地。展廳面積1000平方米,共有珍稀標本10萬余件,其中大型動物標本1萬余件,小型昆蟲等標本5萬余件,以及大量的長江中下游珍稀植物模式標本。
一定要親眼見一見這數以千計的標本,親耳聽一聽每個標本的故事,觀察不同動物的結構特征。了解到南師大生科院教授們為這些珍貴研究成果所做出的巨大貢獻,為其科研精神所折服。
03 跨學院交流:國際學院友好交際
南京師范大學因為其諸多領域的卓越成就,吸引了大量國際留學生來到這里學習和生活,進入大學,同學們面對的世界會更加豐富多彩,也需要不斷培養個人交際能力。
今天我們請來南師大國際學院的留學生與我們一同交流。以動物為主題,從種類,生活環境,食性三個方面入手,談談大家所認識的動物,并且進行趣味游戲互動。鍛煉個人口語能力,提高交際能力。
04 昆蟲標本剝制術
動物標本從外觀上看,和活體差別不大,當你有機會拿起它,就會驚訝地發現它輕了不少。是因為動物的內臟器官都被取出,標本掏出了內臟是為了防腐,剔除頭骨是為了科研,因為頭骨是鑒定區分物種的重要部分,穿鐵絲則是為了固定和防止變形。
作為生科院的學生制作動植物標本是基礎技能,今天就開啟同學們的第一節專業實操課,了解標本制作的基礎流程。
05 協力找回“失竊”標本
學院突發事件
就在同學們回到教室繼續完成標本的過程中,老師卻在此時突然收到消息:標本館內有一件標本不見了!
緊急警報
但凡早上參觀過標本館的同學們都必須協助調查,畢竟誰也說不清楚是誰悄悄“拿”走了標本……
在蛛絲馬跡中發現破案關鍵
遺落的幾根羽毛、和大部隊方向相異的腳印……一定還有什么隱藏的線索!搜尋、分享、測試、推理,一番調查后事情彷佛不是那么簡單。難道是對標本愛不釋手的講解員想占為己有?難道是家庭條件欠佳的老師想私下販賣?還是哪位同學一時興起?
究竟能否找回失竊的標本,并讓盜竊者得到應有的懲罰與教育,讓我們拭目以待!
06 制作甲蟲標本:整姿與固定
整姿目的都是將動物的性格特征加以重塑和還原。標本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研究、觀察,考察這個物種或個體形態、解剖上面的特點,整姿就是要讓人能看清楚它的結構和形態特征。
在揭破標本案件后,同學們依然需要回歸學業,靜下心來給上午制作到一半,已經烘干的生物進行整姿。整姿前同學們務必要了解自己做的生物的形態特點,比如螳螂,一般人只關注它“兩個大刀”,但做標本的就要展開前后翅;譬如鳥類,某些物種翅膀下面或者尾巴的斑紋是鑒別關鍵,那就要展開翅膀;某些有特殊形態的飾羽,最好把它們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