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走進固城湖螃蟹養殖基地,參加扎蟹技能大賽,植物扦插、“熱帶植物王國”探險、古法拓印……由南京科協組織,匯景研學承辦的金秋品蟹科普研學,帶領大家赴一場知識和味蕾的品蟹盛宴~葦熟蟹肥時節,把酒持螯,堪稱人生一大樂事。若是充分了解蟹文化后再去品嘗,想必更是別有一番滋味。以螃蟹產業為特色產業的高淳區已開建國內首家——中華絨螯蟹博物館。
自東漢《洞冥記》記載已來,中國人吃螃蟹至今已有近2000年歷史,到宋代掀起吃蟹高潮。可見,大閘蟹自古以來就是國人美食界的“掌上明珠”。經過長時間的錘煉,大閘蟹越來越受歡迎,因此大閘蟹的價值翻了一番,成為達官貴人的待客之品。它不僅是豐富人們物質生活的盛宴,也能增加人們的生活情趣。有許多關于螃蟹的民間傳說,許多詩人和畫家都把他們的詩歌和繪畫流傳下來。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我愛螃蟹有多深”,那么酒鬼李白會說:“螃蟹就酒,越喝越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吃貨蘇軾會說:“瞧這盤子一樣大的梭子蟹呦,可饞死我啦!”(堪笑吳興饞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如何讓大閘蟹更加美味又多產呢,這后面有著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跟隨老師了解一下,大閘蟹背后的生物知識,蛻殼的過程非常痛苦,味道鮮美的螃蟹給人留下的印象深刻,可堅硬的外殼卻讓螃蟹的處理倍加艱難,而且堅硬的外殼無法跟隨螃蟹生長,所以每隔一段時間螃蟹都會換殼,但是你知道螃蟹是如何換殼的嗎?螃蟹一生會蛻殼18次雖然艱難,但這便是成長的代價過程是痛苦的,但收獲卻是值得的,徒手捉蟹、河里摸蟹、絲網兜蟹、地籠捕蟹的忙碌場景似乎就在眼前,大家都有不一樣的知識收獲!小朋友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大將軍們”按住,看綁蟹師傅三下五除二,就將一只只張牙舞爪的大閘蟹變得“服服帖帖”,讓孩子們真正體會到熟能生巧的含義,綁蟹腳是為了讓螃蟹保存體力,延長它的生存時間,才能吃新鮮的螃蟹。
大家勞作結束后還可以帶一只螃蟹走,是不是超級開心呢~
跟著專業講師走進武家嘴高科技農業展示館,了解最先進的現代栽培模式,如立柱栽培、營養液水培、管道栽培、墻面栽培等新型栽培方式,最大限度的利用了陽光、水、空間資源以達到了安全、環保、衛生、節約的生產目標。觀賞館內種植的20多種特色熱帶、亞熱帶果樹,80多種仙人掌類熱帶沙漠植物。
小小花卉守護者—植物扦插
“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扦插像是一門藝術,更是一次對生命的傳遞,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學習扦插理論知識,了解植物生長特性
學習扦插專業技術,動手完成自己的扦插作品,成為“花卉守護者”!
“熱帶植物王國”探險
接下來將走進豐富多彩的“熱帶植物王國”,手持任務卡穿梭其中,完成任務挑戰在挑戰過程中鍛煉,自然觀察力、分析力及團隊協作能力!
植物有禮物給大家
用古法,拓印大樹的樣子!先來做個拓包吧,有了拓包,大家雖然都是拓印新手但拓印過程都有模有樣,最后生成的作品,出乎意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