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研學主題:天文研學現已成學生“新寵”

“什么是流星雨?”

“在某些特定時間,會有許多流星頻繁地從夜空中劃過,這被人們稱作流星雨。它們每年出現的時間都相當有規律。”

通過研學導師了解到流星雨、星云的形成,以及星座的起源等天文知識。

  而在今年暑假,天文研學成為當地孩子們的“新寵”。不少研學導師有序組織,控制好學生人數,分批帶領學生來到沙漠中的天文科普特色小鎮,感受天文之美。

  沙漠天文科普特色小鎮位于河西走廊東北部騰格里沙漠腹地。這里晴天多,光污染少,被專家認定為適合進行天文觀測的地方。

  沙漠天文科普特色小鎮的公共天文平臺配備了專業深空攝影望遠鏡系統、專業太陽望遠鏡以及科普望遠鏡,可以拍攝深空天體,目視太陽、月亮、大行星、彗星及較亮的星云星系。這里已成為學生研學的“網紅打卡地”。

  浩瀚宇宙,我們是否孤獨?該小鎮不定期舉辦公益科普講座。前不久,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星云計劃研究員王匯娟給當地學生開展了一次精彩的天文講座:假如宇宙中存在地外生命,行星及其衛星最可能是地外生命的家園,于是太陽系內的行星和衛星就成了人類探索地外生命的第一步……

  “原以為孩子們對天文知識很陌生,但專家拋出一個個問題時,孩子們竟然對答如流,說明孩子們對天文科學很感興趣,這樣的研學太有價值和意義了。”民勤縣東關小學副校長張建華說。

  這里除了有天文體驗館供學生實際操作和學習天文知識,還有模擬太空艙、觀星小屋、天象廳、多功能科普教室等設施,讓學生們流連忘返。

  據了解,沙漠天文科普特色小鎮在對外開放、接待研學旅行團隊時,嚴格執行疫情防控措施,有序開展各項天文研學活動。